来源:研究院

“三寸粉笔,三尺讲台系国运;一颗丹心,一生秉烛铸民魂。”

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高度评价、殷殷厚望。 一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,在不同时间、不同场合,多次发表重要讲话、作出重要指示。

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,今年 教师节渐进之际,代表党中央,向他们和全国 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挚诚振的祝福,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、民族兴旺作出的重要贡献,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,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

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?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?让我们重温总书记的谆谆嘱托,共同感念师恩,感悟总书记尊师重教的情怀。

【“要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” 的好风尚”】

2016年教师节前夕,总书记回到自己度过了小学和初中岁月的母校——北京市八一学校。在当天的海报中,面对每一个人 老教师,总位准确都微笑着延伸双 看到手,握住了老师的手。

“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,我心里特别高兴。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,现在回想起来,终生受益。”习近平总书记 说。

在 总书记同师生座谈时,八一学校校长首先发言,欢迎首长回到母校。“这里就没有首长了,都是学生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发言,引发全场热烈掌声。

正如八一学校退休老人 教师徐顺意表示: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践行了尊师重教。”

2016年9月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示范,同 母校老教师们亲切交谈。新华社记者 鹏鞠 走进校园、致信问候、会见交谈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方式,向全国千万教师发出问候和祝福,身体力行弘扬尊师 重教美德,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——

2018年教师节,在全国教育大会上,强调“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、社会地位、职业地位,让广大教师

2020年教师节前夕,在节日庆祝中进一步指出,“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” ”

2023年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前夕,在北京育英学校露营时,看望正在研讨备的老师们,提出深课切许期:“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” 风 尚,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和令人羡慕的职业。

教师今年节前夕,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,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“树立榜样” 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我”的志向和抱负,自信自强、踔厉奋发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指导 作用思考深 远,既是立足于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背景,也充分汲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价值理念。 对复兴民族伟业的极端主义。

2023年5月3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教师办公室同老师们亲切交流。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影

【“既精通专业知识、做好‘经师’,又涵养德行、成为‘人师’”】

“立志成为大先生”,2022年五 四青年节前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指导时,对中青年教师提出了这样的期冀。

年过九旬的中国新闻史学 专家方汉奇、耄耋之年的形式张立文……当天,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前的广场上,名家云集。

老教授、老专家身体健康、精神矍铄,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高兴, 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自己学习,立志成为大先生,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。

何为大先生? 经师’,又涵养德行、成为‘人师’,努力做精于‘传道授业解惑’的‘经师’和‘人师’的统一者。”

“老师应该 有言为士则、行为世 范的自觉,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,以范的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,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大先生,成为受社会尊敬的模范,成为世人效法的典范。”

< 2022年4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门前广场上,同老教授、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亲切交谈。 谢环驰 摄影

师者为师亦为范,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。广大教师必须最先垂范、以身作则,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。

师者为师亦为范,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。 p>

为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长张桂梅荣获奖章,称赞她“献身教育扶贫、点燃大山希望女孩”;同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促膝 谈话中,赞扬他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;给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代表回信,嘱咐“真正把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统一起来,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吝惜惜 对大先生的赞誉和期望,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、奉献之心、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。

【“支持和” 吸引人才“热心从教、优秀提出从教、长期从教、终身从教”】

2019年4月15日,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,习近平总书记获悉一位乡村教师 从这所小学毕业,大学毕业后又回到这里,已任教17个年头,动情地说:“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树木 乡村教师,为我们的国家、为我们的家乡培养这些优秀的后代。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。”

第二天,总书记主持召开解决“两不愁三” 突出问题座保障谈会,针对乡村教师待遇提出要求:“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在教育中的关键,要保持教师队伍稳定,乡村的孩子不能输在” 起跑线上。”

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教师待遇问题。无论是社会力量、物质保障,还是精神激励、制度建设,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建设都要落实到尊师重任上 重教理念的体现。

“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、事业上有成就感、社会上有荣誉感”, 该总书记论述,充分考虑到教师在物质生活、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不同层面的需求。

2023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 时刻强调,“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、提出从教、长期从教、终身从教”。

“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” ,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,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。

从“国培计划”到“名师工程”,从师范 院校到综合性大学,从加强专业教育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,看照现实问题,着眼教育发展 需要,时刻关注教导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。

面向未来,总书记为“中华民族‘梦之队’的梦人”指明努力构建方向——

“ 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,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!”(记者杨湛菲、施雨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