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门的世界,傀儡的人生

上次我们做了道选择题:如果有下辈子,你想做肖生克还是阿甘?结果不出所料,70%的人选择了“傻子”(和我一样),看来大家都是同道中人。

今天,我想继续选择两部电影来解读,它们都属于奇幻类题材,剧本都很有创意,寓意深刻。这两部电影分别是《楚门的世界》(1998)和《傀儡人生》(1999,又名成为约翰·马尔科维奇)。

1. 电影梗概

Image

《楚门的世界》

楚门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,除了一些有些稀奇的经历之外——初恋女友突然失踪、溺水身亡的父亲忽然似乎又出现在眼前,他和绝大多数30多岁的美国男人绝无异样。他也曾试过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,但总因种种理由而不能成行。直到有一天,他忽然发觉自己似乎一直在被人跟踪,无论他走到哪里,干什么事情。楚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离这个他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,去寻找他的初恋女友,但他却发现自己怎样也逃不出去。

Image

最终,当他划着船搁浅在了“天空”的边缘,他才发现原来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只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,他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是演员,而他三十年来的一举一动都是导演的安排。这是一个巨大的真人秀节目,他被全国的观众每天观看,但自己却毫不知情。

《傀儡人生》

戈尔是一个木偶艺人,善于操作舞台上的傀儡木偶。生活所迫,他进入了一间公司从事文件管理工作。这间公司在办公大厦的七楼半,戈尔偶然发现了公司的文件柜后面有一扇门。好奇心驱使下,戈尔进入了这扇门。当戈尔一进入门内,马上便被吸入了其中,并飞越时空进入了著名演员约翰·马尔科维奇的大脑。他发现自己能随意控制约翰·马尔科维奇的目光,并窥探到他的一切私隐。十五分钟后戈尔自动被弹回了现实中。

这一发现令戈尔兴奋不已,于是他利用“成为马尔科维奇十五分钟”的服务做起了生意,自己也享受着控制马尔科维奇的乐趣。直到有一天,马尔科维奇发现了戈尔,并好奇地自己进入自己的大脑~

2. 电影观后感

这两部影片是如此的超现实,视角非常独特。多年过去了,又发现剧情是如此的现实。现在的世界居然真的成了两部影片中的世界,我们既成了楚门,又成了马尔科维奇。

首先,我们自导自演,做起了楚门。

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发着生活中的衣食住行、喜怒哀乐。

今天穿什么,对着镜子一阵狂拍。

今天在哪里吃饭,对着菜品一阵狂拍。

今天买了什么,对着东西一阵狂拍。

今天带孩子玩,对着玩具一阵狂拍。

今天在哪里健身,对着汗珠一阵狂拍。

今天去哪里玩,对着风景一阵狂拍。

今天住哪里,对着房间一阵狂拍。

今天和谁约会,正在和谁试衣服。。。

我们期待受关注,期待点评,期待点赞,期待肯定。

我们害怕孤单,害怕没人理,害怕没电,害怕没有WIFI信号。

我们自愿变成楚门,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公诸于众。

我们自导自演,主动求关注,求偷窥,求围观者影响自己的剧情推进。

同时,我们自导自演,做起了马尔科维奇。

我们每天刷着朋友圈、微博,观看别人的生活。

Image

我们看到美女、帅哥的自拍照,享受了视觉的快感。

我们无论看到客户什么状态,都拼命点赞或好评如潮。

我们看到同学不在巴黎就在纽约,口里骂娘,心里妒忌。

我们看到朋友常晒奢侈品,怀疑不是A品就是干爹。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,就越发觉得自己的孩子更帅更美。

单身狗看到单身狗的悲催,自觉地从点评安慰到私聊见面。

热恋中的看到晒恩爱的,卯足了劲尝试高难度亲热。

我们享受着偷窥别人生活的快感,享受着刷屏,就仿佛钻入了别人的大脑。

我们害怕寂寞,害怕与世界脱节,害怕错过新鲜事,害怕成为孤岛。

Image

我们把自己变成了马尔科维奇,把别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。

我们钻入了别人的大脑,用别人的生活来达成自己的满足。

不管是楚门也好,马尔科维奇也罢,他们都被他人控制。楚门的生活是活在别人的眼皮底下,马尔科维奇的生活是受到别人意识的控制。这真的像极了我们当下的人类生存状态,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他人创造的虚拟环境中,却以为是真实。我们在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选择,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别人的大脑。我们的喜怒哀乐、悲欢离合都不是私密的,而是公开的。我们一辈子都无法离开虚拟媒介,无法离开互联网,无法离开在线的生活。这可能会是我们人类将面临的巨大问题。

所有人都成为所有人的楚门,所有人都成为所有人的傀儡。这楚门的世界,傀儡的人生,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?如果你有你的生存答案,不妨来信告诉我。

(本文配图内容信息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)

——完——

爱上【三生】 微信号:sensearts

每天【三】分钟 艺术化【生】活

Let's live with Arts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