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令人瞩目。在"十三五"规划期间,这座城市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的跨越式发展。经济总量稳步攀升,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.77万亿元,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上升至第七位。
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。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,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。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增长77.6%,达到119家。人才引进政策效果明显,超过41万青年人才落户成都。
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。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,实现了从"两山夹一城"到"一山连两翼"的历史性转变。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,推动经济组织方式向现代功能区经济转变。
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。森林覆盖率达到40.2%,PM2.5浓度下降28.1%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9.4个百分点。绿色交通体系不断完善,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全国第四位。
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。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万人次,国际航线数量位居全国第四。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上升至第四位,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05家。
民生福祉持续增进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每年超过65%,新增中小学、幼儿园学位52.5万个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,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%和98%。
2020年,面对疫情冲击,成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,仅用57天实现本土病例清零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,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4%,继续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。
当前,成都正迎来多重发展机遇。"一带一路"建设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,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使命,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面向"十四五",成都将着力强化极核引领作用,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。重点包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、优化产业体系、深化改革开放、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。到2025年,力争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。
2021年是"十四五"开局之年。成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5%左右,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具体工作将围绕七个方面展开:加快建设重要经济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、改革开放新高地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,推动区域协同发展,办好大运会赛事,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通过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,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市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