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#
伤仲永
北宋:王安石
翻译:于文政
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,家里世代务农。五岁那年,这孩子突然闹着要笔墨纸砚,可把家里人惊着了。邻居借来文房四宝,小家伙提笔就写了四句诗,还像模像样地落了款。诗里写的都是孝敬父母、和睦乡邻的内容,传出去让当地读书人啧啧称奇。
打那以后,随便指个物件让他作诗,立马就能写出来,文采立意都挺像回事。乡里人觉得稀罕,渐渐有人请他爹吃酒,还有人掏钱买诗。他爹觉着来钱快,天天带着孩子走街串巷表演,压根不让孩子正经读书。
这事我听说好些年了。明道年间随父亲回乡,在舅舅家见着十二三岁的仲永,让他写诗,已经大不如前。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,再去打听,舅舅直摇头:"和普通孩子没两样了。"
要我说啊,仲永的天赋是老天赏的,比普通人强出不知多少。最后沦为庸常,全怪没得到后天培养。这么块好材料不雕琢都荒废了,那些天资平平还不肯用功的,怕是连普通人都做不成。
这故事搁现在看也发人深省。多少孩子小时候显露出绘画、音乐、运动方面的天赋,结果家长要么急吼吼带着到处表演赚钱,要么由着孩子任性荒废。天赋就像颗种子,不给它阳光雨露,再好的苗子也长不成参天大树。
培养孩子得讲究方法,发现特长要因势利导,但基本功该练还得练。就像学书法,再天才的孩子也得从描红开始;学钢琴,再有乐感也得反复练指法。把天赋当摇钱树,或者由着性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灵气消磨殆尽。
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,不代表本站立场,仅限学习交流使用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 如有侵权争议、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!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,避免上当受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