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会散场时,有人拍着胸脯说下次要请大家吃饭。话音刚落,角落里就传来嘀咕:"等她请客?怕是要等到头发白。"这话像根刺,悄悄扎进每个人心里。
仔细回想,这人确实总在别人买单后抢着说场面话,却从不见她掏钱包。要是她闭口不提倒也罢,偏偏每次都要把空头支票开得震天响,反倒让人心里结疙瘩。偶尔缺席聚会可以理解,但次次都来蹭饭却从不回请,再好的交情也经不起这样消磨。
占小便宜的嘴脸和虚情假意的做派,就像沾在衣服上的油渍,擦不掉也遮不住。日子久了,旁人心里的秤杆自然会往低处斜。亲戚间讲究有来有往,若真经济拮据,大大方方说明白反而让人敬重;若条件相当还这般行事,那就是存心要坏情分了。
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更没有被当成傻子还乐呵呵的人。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声地告诉别人:我是怎样的人。而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真相,最终都会变成别人对待你的态度。
生活里某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,往往会在瞬间拉低别人对你的评价。
变着法子收礼金这种事,就像在人情往来里埋地雷。有位母亲给儿子操办婚礼时,盘算着喜宴后还要办"答谢茶会",美其名曰送伴手礼,实则是要宾客再掏一次红包。她理直气壮地说:"别人都这么收钱,我凭什么不收?"
靠这种手段给儿女攒家底,倒像是把亲情当成了提款机。真正有骨气的人家,宁愿少收三瓜两枣,也要保住做人底气。那些靠真本事撑起来的门户,屋檐下飘着的都是硬气。
找人帮忙却装聋作哑的做派更让人心寒。听说有个人托亲戚联系名医,饭局上看着别人忙前忙后结账,事后竟大言不惭:"跟我交往的人都自愿倒贴。"这般理所当然的态度,活像别人欠他的债。经历过这么一遭,任谁都会把这份人情存在心里最显眼的位置,等着连本带利讨回来。
酒桌上那些把牛皮吹得震天响的,往往肚子里最没货。有次家族聚餐,某位亲戚从开席吹到散场,起初还有人搭腔,后来全桌人都默契地埋头吃菜。这人几十年来就靠张嘴过日子,谈起规划头头是道,真要落实时又嫌东嫌西。时间长了,大家连敷衍都懒得装,任他一个人唱独角戏。
见不得别人好的嘴脸最是难看。亲戚家孩子考上名校,他撇嘴说现在大学生不值钱;邻居买了新房,他暗讽贷款要还三十年。可要是谁家遇上难事,他反倒来了精神,分析得比谁都起劲。这种酸葡萄心理,明眼人隔三里地都能闻见馊味。
爱占便宜的人总觉得自己聪明。蹭车、蹭饭、蹭礼物,把别人的客气当福气。可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三番五次下来,再厚的脸皮也挡不住旁人鄙夷的目光。等到某天发现没人愿意同席,才惊觉自己早被默默除名。
这些让人瞧不起的毛病,说到底都是人品打了折。贪小便宜的像饿鬼投胎,自私自利的把别人当垫脚石,光说不练的活在自己编的戏文里。最可笑是那些耍小聪明的,以为别人看不穿把戏,殊不知老实人才是真精明——毕竟谁都愿意和实诚人打交道。
为人处世就像照镜子,你给出什么表情,就会看见什么脸色。那些让人低看一眼的毛病,改掉一个就多一分体面。毕竟在这世上活着,谁都不愿意活成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