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地精神的当代继承与表达

2021年10月15日,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关于文学与精神的对话。作家阿来与诗人何向阳在曹元勇的主持下,展开了一场关于边地精神与文学创作的深度探讨。

Image

阿来在开场时说道:"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、罪过、悲苦,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。"这句话成为整场对谈的基调。

Image

曹元勇提到,浙江文艺出版社近年推出了阿来8部作品的新版本,从《尘埃落定》到《机村史诗》,这些作品构成了阿来完整的文学世界。他认为阿来通过作品展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全景式演变。

何向阳对阿来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:"阿来不是单纯的边地精神的传承者,他其实有更大、更宏阔的文学世界。"她指出,阿来的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地域性,具有更深层的人文地理情结。

Image

阿来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:"从1994年写《尘埃落定》,到《机村史诗》第六卷写完大概用了10年时间,我最好的30多岁到40多岁,被这一堆书消磨干净。"他坦言曾经历过四年的创作焦虑期,通过大量阅读和实地考察才重新找回写作的方向。

Image

谈到创作理念,阿来强调:"小说首先需要的就是结构的匀称性,不该鼓的地方不要鼓起来。"他以《尘埃落定》的创作过程为例,说明如何通过严谨的结构把控来呈现完整的故事。

何向阳特别赞赏阿来笔下的人物:"他笔下机村的代表人物,是极其高贵端庄、从容大度的。"她认为这些人物展现了文化自信,能够在不同文明面前保持自我。

对话中还探讨了西方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。阿来表示:"要知所从来,知所从去,必须有消化了西方精神,把它本土化的过程。"他强调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,更要扎根于本土的文化传统。

何向阳最后评价道:"阿来是现在少有的诗人小说家,他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。"她认为这种不世故、不世俗的特质,是成就伟大作家的重要因素。

整场对谈展现了阿来作为作家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,以及他对边地精神独到而丰富的诠释。通过作品,他不仅记录了特定地域的历史变迁,更呈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精神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