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场上阳光正好,几个低年级孩子正围着小鸡叽叽喳喳。这场景让我想起五年前那个教师节的早晨,当时我刚到兴隆小学任校长,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就遇见了那个攥着演讲稿的女孩。

Image

她递给我的稿纸上写着"人类灵魂的工程师"这样的句子,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。我问她是否理解这些词句,她眼神里的茫然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——那个捧着摘抄本,把"东风吹战鼓擂"抄了二十遍的小男孩。

Image

"说点真心话吧。"我把稿纸折进口袋时,看见她睫毛飞快地眨了几下。后来她在台上卡壳的样子很可爱,红着脸说"不知道说什么了"的模样,比任何范文都动人。那天我在全校面前表扬了她的诚实,掌声稀落得能数清次数。

改变总是艰难的。高年级的优等生最先抗议,他们习惯了背诵现成稿子,突然要自己思考反而手足无措。有个六年级男生在办公室急得掉眼泪:"校长,我不知道怎么编故事。"这话让我心头一颤——什么时候开始,说真话变成了"编故事"?

Image

老师们的反应更有意思。教师休息室里飘来过只言片语:"操场讲话何必较真""网上的稿子至少不会出错"。最触动我的是李老师的话,她指着教案本说:"校长,我们教孩子《狼来了》的时候,可没教他们台上说真话会挨骂。"

现在每周升旗仪式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刻。上周四个孩子分享养鸡心得,有个小男孩写了三行字:"小鸡走路像喝醉酒,左摇右摆差点摔倒,我们全班都笑翻了。"他念完自己先笑起来,阳光下能看见他缺了颗门牙。这样的笑声,比任何华丽的排比句都珍贵。

Image

前几天巡视早读时,看见那个曾经卡壳的女孩在教同桌写演讲稿。她捏着铅笔说:"你就写昨天数学课算错题的事呀,你不是说当时急得手心都出汗了吗?"晨光透过玻璃窗,给两个小脑袋镀上金边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真正的教育就像阳光,不该给真诚的心灵套上模子。